服務熱線
400-099-0302發布時間:2021-01-26 瀏覽次數:1031 分享到:
去年9月,GE醫療在中國落地了Edison Intelligence Platform(愛迪生數字醫療智能平臺,簡稱Edison平臺)。時隔近一年,不僅GE醫療的諸多影像處理技術、重建算法“黑科技”在平臺上開花結果,Edison的合作伙伴們經過平臺上的設備數據接駁、軟件迭代,已經將更精準的臨床服務應用到了各大醫院場景,助力重大疾病的診治。
在7月11日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第二屆Edison數字醫療生態論壇上,GE醫療邀請了新、老合作伙伴與臨床科室醫生,一起探討了在Edison平臺生態之上,如何促進AI與醫療有機融合,推動精準醫療的落地。
助力優質資源普惠性和臨床診斷效率最大化,是對AI的真需求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放射科副主任、上海醫學會放射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委、人工智能學組副組長李銘表示:“AI在臨床的應用主要為了緩解兩個矛盾——醫療資源不足和資源分配不均。眾所周知,培養一名優秀的影像科醫生需要花費數年的時間,數量有限的醫生面對龐大的病患數據,處理起來難免‘忙中出錯’。因此,借助AI讓優質醫療資源擴增、下沉,是當下‘融合’的當務之急?!?
而不久之前,李主任已經成為了“融合”的受益者。今年年初開始,GE醫療聯合醫準智能基于64排及以下CT設備,包括諾亞計劃、Revolution Ace CT等,定制化研發出肺部影像AI輔診工具和算法模型。一臺搭載了醫準智能AI工具的GE Revolution CT落戶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我們主要應用于肺結節篩查,該軟件能夠大幅降低肺結節的假陽性,減少放射科醫生的勞動強度,提高檢出率,有效降低漏誤診率;與此同時,還能給出診斷提示和指導,顯著提升臨床醫生的診斷水平和能力。我們也更期待未來推出整合多疾病功能的一攬子多任務系統,對于臨床的幫助將更大?!崩钪魅伪硎?。
不再讓AI公司單打獨斗
“智”來自于數據分析,“能”來自于設備。一個看似簡單的“融合”背后,是Edison平臺在邊緣服務器端進行了“打通”。作為集成平臺,Edison能夠統一多應用接口,為新設備配套臨床影像功能,令硬件擴容減少重復建設。作為開發平臺,Edison匯集了設備、臨床、服務等海量數據,支持院內臨床應用開發,并進行深度學習;作為一個可升級的平臺,Edison采用了一個覆蓋廣泛的專業醫療開發功能模塊組件,使GE開發人員和戰略合作伙伴能夠快速設計、開發、管理、保護和分發高級應用程序,加速各類人工智能應用在醫院的落地。
“國內從事AI+醫療的生態平臺不在少數,而Edison生態是我們參與過的收獲最大的平臺。”醫準智能創始人兼CEO呂晨翀表示,“對于AI公司來說,真正做出醫院愿意買單的軟件并不容易,需要找準臨床醫生的痛點做出產品規劃,再收集數據進行應用場景深挖,最后還要有好的商業模式落地——Edison平臺恰好解決了這些難題。前期,GE醫療會拋出準確的醫院需求給到生態開發者,大家認領模塊,明確方向。開發階段,GE醫療憑借數十年的技術積累和臨床經驗,可以提供清晰、高質量、標準化的數據,為深度學習創造了一個高起點。最后,我們和GE醫療的產品進行對接,為醫院提供設備+AI的整合解決方案,將AI的附加值提升到最大?!?
“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最艱難的事情,是真正找到客戶痛點。所以我們在生態中不是單向告訴合作伙伴痛點是什么,而是和生態合作伙伴一起去磨合。大家一起把問題解決了,這才是我們最大的價值?!盙E醫療中國副總裁、首席創新官戴鷹表示。
在5月GE醫療剛剛推出的Revolution Ace CT上,醫準智能基于GE最新的1024 x 1024分辨率的百萬級成像技術優化了胸部CT智能檢測系統,大幅度降低了肺結節的假陽性,提升了肺結節體積測量的精準度,將肋骨骨折的檢出率進一步提高,強強“融合”帶來更高的臨床價值。
“真融合”需要做到“雙向互聯”
神經領域的頭部AI企業強聯智創®也于前不久剛剛入駐Edison平臺,與GE共同集成雙方系統,推動腦血管疾病的精準診療。通過將AI嵌入Edison邊緣,其軟件所發揮的“智能”將不再依賴于互聯網連接——GE設備源頭產生的標準化數據直接傳達至強聯智創的AI軟件,擺脫了向云端傳輸數據造成的延時,再由AI將分析結果傳回給臨床醫生,在腦血管救治的“黃金時間”充分發揮作用。 其創始人兼董事長秦嵐同樣強調了臨床應用與設備互聯互通的重要性:“對于腦卒這樣的重疾,我們怎么做?第一是預防,第二是急救,遺憾的是,不管是預防還是急救目前都沒有很好的藥物解決方式。這樣的情況下一旦患病,從預防端就需要開始手術,通過DSA血管造影技術實現神經介入微創治療。通過和GE醫療合作,我們不僅提高了數據采集的質量,更達到了數據的‘雙向互傳’——在腦血管病手術環節,我們從設備端提取數據后,快速把手術規劃方案通過Edison平臺直接傳回給設備,為醫生提供術中輔助參考——這個時候數據的快速獲取、AI分析快速回傳的雙向互聯就尤為重要。實現AI實時指導術中操作后,病人不一定非要到大醫院才能進行腦血管介入手術,基層醫生也可以達到專家級水平。下一步,依托Edison生態系統,我們將開發更新更全的產品,覆蓋更多腦血管病種,在全國打造更多卒中中心,讓更多的病人得到有效救治,共同為中國卒中事業的發展盡一份力?!?
“互聯網醫院”接駁“智慧醫院”
在融合與互通之上,AI公司關注臨床,騰訊則更關注患者的體驗,這也是建立完善智慧醫院的最后一公里。騰訊醫療醫藥行業總經理劉運霆就表示:“GE醫療和AI公司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實現院內的智慧管理與運營,而騰訊會更加關注如何利用技術、工具、平臺,將更好的醫療資源供給放到互聯網上,實現2B、2C端鏈條的傳導,并根據醫療服務需求方的特點,有效匹配到服務提供方。騰訊醫療將在‘智慧醫院’與‘互聯網醫院’之中起到連接和整合作用,共同架構起生態共贏的整個平臺?!?
廣招合作伙伴,一起瞄準“智慧醫院”的下一個10年
距離“智慧醫院”概念的提出已經過了10余年的時間,各大公司都進行了不同領域、不同程度的探索,推進數字化、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GE醫療中國副總裁、首席創新官戴鷹表示:“推進醫療數字化轉型的進程,絕非一家之力所能及,必須匯集各家所長,才有望解決行業性挑戰,這也是我們為何會搭建Edison生態的原因。在數字世界里,當前方有曙光可見,就要大膽嘗試,通過與生態伙伴多向磨合,共同找出行業真正的痛點,反復迭代,才能合力解決醫療數據工作量、醫師診斷水平差異等臨床難題,以此體現生態的最大價值。智慧醫院的下一個十年中,我們期待基礎設施運營商、平臺運營商、初創公司等更多角色的加入,共同架構完善的Edison數字醫療生態系統,一起建立真正從數據源頭到患者體驗都更為智能的‘智慧醫院’?!?